浏阳新闻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艺动态

当前位置:长株潭城市网 > 文化 > 文艺 >

在似与不似之间行走 国画家张辉漫笔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20-03-26 10:48 | 访问手机端

【画家小传】}张辉,男,汉族,1965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县新站镇,艺名百未。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美术系,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市美术家,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职工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北山画院副院长,吉林市影视艺术家书画院副院长,吉林市灵岩书画院副院长,吉林市公安局特邀监督员,擅长写意花鸟,人物,动物画以及草书的创作,作品曾在吉林画报、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吉化报,北方旅游文化报等报刊登载,其它作品也多次在省市各大美展中展出并获奖。参与编辑《长白岛文辑》之《芳菲未沫》,曾接受吉林市电视台松花江之夜栏目的专题采访。1999年自办“百未画室”以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分别考入全国各大美术学院。如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

在似与不似之间行走

——国画家张辉漫笔

作者:赵冬

张辉是我的国画老师,听他的课一点也不拘束,看不清楚我就跑到讲台旁看他在画板上如何下墨走笔,课间我俩还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走廊的窗前,互相敬烟,然后吞云吐雾。我学花鸟画时间不长,水平不高,自然轻易不会像别人那样抢着把画晾晒出来,他想看我的作业都难。跟老师打迷踪拳是自我保护的需要,因为我知道,张辉心直口快,豪爽不羁,让他挑出毛病在台上一番戳点,脸就没地方藏了。

张辉讲课水平是一流的,他出身师大国画谱系,教国画实乃专业。而他的心思并不在三尺讲台上,更醉心于美术创作。为了能争取更多的创作时间,他不惜扔掉了铁饭碗,真正地成了专业画家。社会多变,适者生存。这是千古之道,文化人自知生存的艰辛,但他们心中都揣着一份沉甸甸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再苦再累、再艰再难也无怨无悔。

当今社会,西风劲吹,科技高度发达,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到了强迫性的劫掠,多种艺术形式面目全非,传统的文化生态满目疮夷。文化人作为社会结构的珍贵种子,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他们的心境是复杂的。国人今天已沦落到连毛笔都不会拿的地步了,更看不懂毛笔笔痕的差异性。人们习惯的是西方人的视觉方式,是一种西方的视觉体验。达芬奇画鸡蛋,把鸡蛋画得很像,这是一种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形成的求真观念的再现,并不是我们传统文化审美方式中的那种图像经验。一幅中国画承载的中国文人理想方式,这是一种意象审美。张辉告诉我说:“现今的中国艺术,自古代到今天,传承得最好、最纯的就是中国画了。”

张辉从小喜欢画画,18岁时开始跟赵惠君、赵济元、孟德贵和王晓明老师学习素描、色彩。1985年考入的东北师大美术系,他的国画老师是戴成有教授。戴教授是一个国画艺术的多面手,他敢于表现,善于表现,对国画技法上的“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传统功力深厚,但又不受制于“清规戒律”。戴教授的弟子中出了不少著名画家,如袁武、陈涤、付宝民、陈华等。做为戴教授弟子,张辉将老师的艺术特点继承并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更有探索与发挥。

我所见到的张辉,作画时仿佛喝足了酒那样兴奋,一切都了然于胸,近乎于疯狂地用墨,忘我地点染,肆意地勾勒,蛮横地涂搽……宣纸则乖乖地伏贴在案上,听由画家任性地宣泄情绪,抒发胸襟。张辉善用水墨,小至扇面斗方,大到十米巨幅长卷,他都可以用水墨随性调洗喷刷。水墨是他传达“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道”,这道法以一种无声的语言象征向你倾诉着什么。各种物像、光影和空间关系他早成竹在胸,虚实布白、简淡繁杂、彰显其笔墨之娴熟、内蕴之厚深。

齐白石曾说:“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 张辉可谓悟到了艺术的真谛。 气韵兼力、变异合理、狂怪有法、去来自然。他经过多年的绘画创作实践理解了国画的精髓,就是中国人的美学观点:以自然为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如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巧妙结合,浑然成趣。他说:“绘画与书法是一样的,首先要有纯厚的技法,不怕简单,然后要讲意境!大画家丰子凯的画非常简单,但是,大家为什么非常喜欢他,他的每幅画都有意境,加上纯厚的技法!他就成了大师。”

张辉的书法亦有较高的成就,许多寺庙里的书法碑林都有他的墨迹,他在给阎王殿两侧的牌匾对联写道:“厚施法力善恶真邪能立判”,“仰仗神威吉凶祸福总无欺”,他还不时地跟他的学生们风趣一番:“张老师笔墨站岗阎王殿,看谁不听话?”

儿童节前一天,张辉下楼办事,走到自己的车前,看见银灰色的汽车车身上被图了鸦,画得猫脸儿长胡须,乱七八糟。他顿时傻了,换个人都会被气疯掉,肯定要寻人破案找家长算账赔偿损失,可平时暴脾气的张辉清醒了之后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见孩子们玩得开心他也乐呵了起来。算孩子们幸运,他们“消费”的是一辆画家的车。他拍下照片,在说明里写道:车子坏了可以修,童年能在车上画鸦的机会可不多,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孩子们开心才最重要。

国画家张辉

在书画界,张辉既是一位中国画的苦行僧、又是一位“标新立异”的探索者。在生活中,他则是一位能言善辩、爱憎分明、喜怒易露、舒展刚毅的血性男儿。在外人眼里,他是一位行踪神秘、性格古怪的艺术狂人,因为他一向我行我素、天马行空。在朋友中间,他又是一位察言观色、谈笑风生、明理重义、知心暖肺的伙伴。他常常深陷思索之中,烟不离手,一根接一根地吸。他在思索怎样才能将自身的才能变得更为卓越,他想要跳出自己,成就新我。他非常希望能在新创作的作品前大醉一场,那应该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代表作,也是惊世骇俗之作。披着画稿、搂着毛笔、闻着墨香、枕着星空……多么的惬意,那是一个人的梦想。但是,他一次也没能在作品前醉过,他知道那个时刻还没有到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他无时无刻期待着让那个美妙的幻想变成现实。于是,他每一天都格外清醒,他要去岁月河流里饱蘸浓墨,去花前月下间採撷影像,去山林溪谷中托付情感,去乡村田野边寻觅灵感……他的思绪是猎猎的风,因为理想是那么遥遥的远。

张辉每天用大量的时间画与写,他对艺术的迷恋是虔诚的!他对事物、对生活有极强的表现欲,全身心地冲动、全身心地投入,所以,他画出许多好作品,得到了书画界广泛的认同与推崇。不但国人认可、国外也有多人与他交流,收藏他的画作。他把艺术与自己身上特有的浪漫和激情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他现在的艺术风格。

国画家张辉

荷花,是张辉最喜欢表现的物体。荷花自古是艺术颂赞的主体,被视为荡荡君子,高风气节、人格儒雅的形象代表,颇受文人志士的喜爱。不仅因为它具有色彩艳丽,婀娜多姿的天然美,还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从他的每一幅画荷之作中,品味道了他情趣的高雅。张大千喜欢画荷花,人称“大千荷”。张大千的荷花清丽雅逸,他早年画荷学明代画家徐渭画法,中年后则半工半写,晚年才注重写意。张辉画荷直接泼墨泼彩,他画的残秋墨荷不仅尺幅、体积宏大,而且其中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充满着动感和扭曲,气势恢弘,张力无限,让人一看就联想到深秋肃杀、冷寂萧条的初冬景象。这是写实主义的表现,画家的笔不仅能锦上添画,也可以凝固大自然的无奈与凄美。能灵活地运用具像表现与抽象暗示,不拘泥于写实而讲究夸张变形,这没有优秀的绘画基础和丰富的写实训练是完全做不到的。

我曾感动于张大千的五色荷花,今天我又感动于张辉的水墨荷花。古今的两种美,一种美的精细、极致;一种美的振奋、激昂。跨越时间的樊篱,我无法比对两位画家面对婀娜多姿的荷花所漾溢出的感情有怎样的不同,也无法触碰两位看客转身离开荷塘那一刻该产生怎样的灵动与怅惘。只是我的感怀疾风扑面,不知能否直抵两位画中舞者的墨彩深处。我想,张大千的五色荷花是对美与生命前一半的渴望和歌唱;而张辉的水墨荷花则更侧重美与生命后一半的伤感和悲悯。两位画家面对着同一物体,但视角截然不同,他们表现的主题也全然相反。无疑,他们都是优秀的,我看到了年轻的画家在跟大师对话,我还看到了两种精神境界与人文关怀的碰撞。

国画家张辉

中国画有南北两派之说,南派绘画精微细腻注重水墨趣味,北派绘画雄浑峻拔注重大的格局。张辉对笔墨的研究颇有心得,他对黄宾虹、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等当代国画大师的风格了如指掌。他虽是个北方的汉子,却既擅长通过细微的笔触描摹花鸟的神韵和清音;又擅长在大格局中传达山水的玄远与气势,这使他心中自然美的境界达到了艺术美的峰巅。张辉用他那支率真的画笔,不知不觉地将我的思绪引领到他绘画的世界里了,我承认,我已经走进了他画的意境之中。细细品味,妙不自寻。

张辉的《荷韵香风》《情依依》《恋春》《冬日暖阳》等花鸟作品纤秾典雅,妙造自然;其人物作品《闲沐春风》《意写李清照》等,更是“语不欲犯、思不欲痴”。他熟捻地运思腕中毛笔,蛇走蜿蜒,绮丽壮观;他细腻地调拭杯中水墨,干湿浓淡,情趣万千。

他笔下也时常出现文人画的特质,麻雀、葫芦、白菜、丝瓜、蝴蝶、燕子、鸡雏、蜻蜓、毛驴、罗非鱼、苍鹭、螃蟹……这也许刚好附和他内心依然搭建着人文情怀的营造。科班基础和专业学习,练就了张辉扎实的美术功底,他的工笔花鸟、山水绘画皆可圈可点,有声有色。如今,张辉又在冰雪画上开始了新的探索,我们预祝他更上一层楼,看到更美的风光,画出更多的美景。(咱们村文化传媒)

长株潭城市网提示:这篇"在似与不似之间行走 国画家张辉漫笔"的资讯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文章图片、文字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首页:长株潭城市网
相关阅读:与张辉漫笔,国画家张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